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齿轮式润滑油泵会出现泵油不足,甚至不泵油等故障,主要原因是有关部位磨损过大。齿轮式润滑油泵的磨损部位主要有主动轴与衬套、被动齿轮中心孔与轴销、泵壳内腔与齿轮、齿轮端面与泵盖等。润滑油泵磨损后其主要技术指标达不到要求时,应将其拆卸分解,查清磨损部位及程度,采取相应办法予以修复。
润滑油泵主动轴与衬套磨损后,其配合间隙增大,必将影响泵油量。遇此,可采用修主动轴或衬套的方法恢复其正常的配合间隙。若主动轴磨损轻微,只需压出旧衬套后换上标准尺寸的衬套,配合间隙便可恢复到允许范围。若主动轴与衬套磨损严重且配合间隙严重超标时,不仅要更换衬套,而且主动轴也应用镀铬或振动堆焊法将其直径加大,然后再磨削到标准尺寸,恢复与衬套的配合要求。
润滑剂的要求:
含有一定比例的固体添加剂和一定量的挤压抗磨添加剂,以满足由于边界润滑和紧急润滑的要求,固体添加剂和挤压抗磨添加剂的加入有助于润滑剂性能的发挥,但不当的加入会对基础用油产生影响,对润滑剂的初始粘度和流动性等存在抑制作用。
??应具备良好的油膜强度,磨煤机大齿轮喷射润滑系统,由于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尤其热工设备,比如回转窑受具体操作条件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齿轮副间产生交变应力和冲击负荷的情况是经常性的,限度减弱这些冲击对啮合面的影响是选择合适润滑剂的基础。
??由于开式齿轮油一般粘度较大,不利于更换,因此对于对润滑剂要求,使用条件或使用温度应当较广,避免因季节的变换产生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质或失效,这就要求润滑剂中添加适当的防腐剂。同时对于使用喷洒或油池润滑的系统来说要求润滑剂具有合理的流动性。